醫療專業者的職責在於盡力消除患者的苦痛,而身心科的治療若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苦痛,必須讓視野穿透患者呈現出的表層身心症狀,看見受苦之「人」的生存狀態。
人的樣貌是複雜且費解的,我們因此需要運用多重視角的解析,來描繪出一個立體的人物。醫學專業多年來提出的「生理-心理-社會」模型,即是以一種全人的觀點來考察人的苦痛。
認識患者的起點,就從仔細聆聽患者的生活壓力事件開始,去辨識出構成患者壓力的環境元素、剖析患者的思考模式和價值判斷如何將事件認知為壓力,以及壓力事件讓患者產生的主觀苦痛。
唯有對一個人與其壓力處境的充分認識,我們才能洞悉出減輕、化解壓力的可能途徑,並陪伴患者以行動因應壓力,進而消除生命的苦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