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深度觀點文章列表

身心科治療的艱難

2022-01-03

撰文|郭家穎 醫師



多年的工作經驗,讓我覺得身心醫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
 

生理層面而言,並沒有什麼藥物可以像神奇的萬靈丹,速效地、根本上地修復大腦神經功能、改善一切身心症狀。
 
心理層面而言,經年累月所形塑而成的人格特質、自我定位、人我關係、認知和行為模式,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加以調整、扭轉的。
 
社會層面而言,我們身處的世界存在著許多的惡意、私欲、規訓、生存的艱難,但作為治療者很難以直接進入患者的生活現場去加以介入,而施加壓力者若無意願進入診間對話,也無從建立起溝通的可能。
 
限縮在封閉的診間裡,緊湊短暫的對話互動,其實能做的非常有限。
 
此外,人總是有著各種顧慮、考量、堅持、牽絆、難捨、矛盾拉扯。
 
作為治療者的我,有我自己特定的世界觀、價值判斷,但若意圖將之灌輸在患者身上,一方面不可能那麼容易就達到讓患者改變想法的效果,二方面我認為這樣做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。
 
要有效改善身心的不適,我覺得是一個漫長、需要細緻調校的過程,要跟著患者的步伐,扶持著患者,力道要拿捏得當,一點一滴地微調、修正。
 
我想要提供的醫療模式,是一種能夠與患者合作的關係,既能盡量順應、包容著患者的需求、考量和傾向而為,但又嘗試著提供患者其他思考和行動的可能性,建議患者要不要嘗試看看?也會與患者一同激盪思考,還有沒有存在其他的可能性?
 
治療並沒有一條提供標準答案的康莊大道可供指引,更常經歷的過程是在生存的狹縫中,想方設法嘗試各種可能的蜿蜒、不見盡頭的小徑,找尋到一個權宜的策略、暫時的棲身之道。
 
有的時候甚至就是設法提供一股微弱但持續的力量,撐住患者,然後等待再等待,或許某一個時刻,患者自己想出了一個解方,或是患者的生活周遭出現了新的力量、元素的變動,也就讓患者繞出了幽谷深淵。
 
也正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永遠有著極限,因此我們必須要去串連更多的力量,形成一個愈來愈擴大的照護網絡,提供更多的可能性,來協助每一個患者摸索出可能改善身心狀況和處境的路徑。
 
就像形成一個自然的生態系一樣,豐富多元,蘊含著無限可能,又包容著萬物於其中。











文章作者

郭家穎 醫師

學歷|

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
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

現職|
交感身心診所專任主治醫師兼負責人

經歷|

樂活精神科診所專任主治醫師
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總醫師
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

複製到剪貼簿

其他文章推薦